中媒资讯客户端
中媒资讯客户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平台
工作人员
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乡村振兴
农民家门口的路越来越平坦开阔
时间:2025-07-21来源: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阅读:10

平整的农村公路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累计建设农村公路2.2万公里,全省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%。目前,黑龙江省农村公路总里程12.37万公里,占公路总里程73%,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%。全省累计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国家级示范县12个,省级示范县30个,为龙江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。

我省以“四好农村路”为代表的农村公路,纵横交织、四通八达,如千条玉带连城乡,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,成为农民家门口的致富路、幸福路、振兴路……

日前,记者来到了“四好农村路”国家级示范县同江市,访村户、进合作社、入企业……亲身感受“四好农村路”带给农民生活的变化,给企业带来的效益。

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同江市三村镇三村村的绿园采摘基地。基地内一排排葡萄架下,串串绿色的葡萄长势饱满,粒大肉厚;蓝莓果黑黝黝的惹人喜爱,沉甸甸的果子把蓝莓枝子压“弯”了。“现在村路修得可好了,都是平坦畅通的水泥路,十五六分钟水果就能运到商超,水果不但没有压损,上面的露珠还在呢,很新鲜。”三村村的农民技术员王泽军说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同江市完成建设农村公路23条,共155.2公里。一条条村路修好之后,三村镇的水果快速运往同江市,带回来真金白银,去年采摘基地让三村村农民人均增收2800元。

在街津口赫哲族乡卫国村四季种植的智能温室大棚内,红色的草莓、深绿的黄瓜、翠绿的小生菜,一片生机盎然。村民高金玲说,一早就和村里邻居们一起采摘草莓、黄瓜、生菜和香菜等,打包后,三十分钟就能运到市里的超市,新鲜上架,中午就能端上同江百姓的餐桌。

路通畅了,卫国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,投资建设的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茼蒿、生菜、草莓、蓝莓等10多种果蔬,通过进商超和游客采摘等方式进行销售。2024年,卫国村棚室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2.7万元。今年预计年接待游客3000人次,预计增收15万元。

农村路的畅通,企业落户村里,让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就可打工赚钱,增加收入。

位于三村村的同江市鑫祥木业加工厂内,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,加工的牙签、卫生筷子等产品顺着传输带运送到打包车间,打包后装车运往指定地点,这些产品销往日本、韩国等国家。

走在同江镇永胜村的村路上,水泥路面的村路两侧种上了鲜花,路边沟进行了修建。不时看到三五老人聚在一起闲聊。今年78岁的张养常老人说,过去村路“晴天一身灰,下雨一脚泥。”去市里打怵,道路颠簸不说,还不好走。这几年村路变成水泥路了,都修到家门口了,从村里坐车到同江市里就十多分钟,路修得平坦宽敞,坐在车上也不颠簸了。永胜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梁彦忠说,这两年村路修得好,不仅给外出就医、求学、打工的农民提供了方便,也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。

目前,我省农村公路路网建设蹄疾步稳,各地做优“美丽农村路”品牌,一条条乡风文明路、红色旅游路、生态宜居路、产业兴旺路建成,推动更多地方实现了“因路而兴”“因路而富”。(文/摄 记者 吴利红)

来源: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官网

   
版权所有:全国商报联合会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
编辑出版:《中媒资讯》编辑部
京ICP备:2023016630号-1 
Copyright  2025 中媒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技术支持:飞信网络